新民說·黑魔法手帖
將西洋魔法譜系首次引介至東瀛,「日本暗黑美學大師」的神秘學入門指南!揭開塵封的歐陸古書,墜入無盡的想像力黑夢。
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澀澤龍彥在1960年代時曾十分迷戀惡魔學和神秘學,本書是其初涉神秘學領域時的結果。本書收錄了十餘篇隨筆,主題圍繞中世紀歐洲民俗及神秘學展開,譬如卡巴拉、玫瑰十字會、塔羅牌、鍊金術、星座、巫魔會、黑彌撒等,不一而足。隨筆篇幅精悍,內容卻極其豐贍,不僅徵引了許多不甚為人了解的歷史、故典、傳說等文獻,更在看似鬆散的架構下,概而不濫地介紹了有關中世紀巫術魔法的發展歷程,以及相關知識。作者表明,黑魔法之「黑」,其歷史及被人們信以為然的面貌,皆在與中世紀歐洲教會和民眾的互動中形成。
《新民說·黑魔法手帖》
生動易讀的博物志式隨筆
自從民族學、人類學對古代社會與原始民族的習俗展開研究之後,各時各地的魔法都在「科學」和「客觀」的視線之下被觀察解剖,纏繞著魔法的神秘面紗漸漸被剝離。在《黑魔法手帖》中,澀澤龍彥卻刻意避免了上述做法,選擇「讓神秘的魔法保持神秘」。然而,這一做法並未讓本書的主題變得諱莫如深:百科全書式的隨筆文字雖不可與嚴謹的論文並提,但對大眾讀者而言,無疑更加有益,可以成為讀者對不同知識點生髮興趣的敲門磚,加上文筆生動,敘述傳神,經此還原後的歷史場景和人物肖像,比起一般理論高頭文章更易引人入勝。
簡筆呈現魔法的二重性切面
西方文藝復興之前的漫長中世紀,教會幾乎壟斷了一切知識的獲取權和解釋權。但是,人的好奇絕不可能只屈從於一種教條。很多被「禁止」的知識,便潛身於魔法、占星、鍊金術等等暗流之中,一直在民間,甚至在教會的高層秘密流傳。對於我們了解中世紀的精神狀態,《黑魔法手帖》無疑還原了一個精妙的切面。但是,如果僅僅是提供了觀照「暗黑文化」的切面,那隻說對了本書價值的一半。文中隨處可見的「黑魔法」的迷狂與暴虐,那種帶著罪惡感的迷幻之境,勢必會讓讀者心悸。對於黑魔法的罪與惡,澀澤更花費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可見其清明的理性。作者認為,神秘主義與惡魔主義往往只隔了一層。這樣的說法,輔以大量觸目驚心的例子,也可以讓讀者用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文化體系特別是民間文化體系中「魔法」的殘暴一面。
內容簡介:
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澀澤龍彥在1960年代時曾十分迷戀惡魔學和神秘學,本書是其初涉神秘學領域時的結果。本書收錄了十餘篇隨筆,主題圍繞中世紀歐洲民俗及神秘學展開,譬如卡巴拉、玫瑰十字會、塔羅牌、鍊金術、星座、巫魔會、黑彌撒等,不一而足。隨筆篇幅精悍,內容卻極其豐贍,不僅徵引了許多不甚為人了解的歷史、故典、傳說等文獻,更在看似鬆散的架構下,概而不濫地介紹了有關中世紀巫術魔法的發展歷程,以及相關知識。作者表明,黑魔法之「黑」,其歷史及被人們信以為然的面貌,皆在與中世紀歐洲教會和民眾的互動中形成。
作者簡介:
澀澤龍彥(1928—1987),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對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等人影響甚深的「暗黑美學大師」。致力於將西方社會中的文化與思想暗流介紹給日本學界。從20世紀50年代起研究法國文學,並集中向日本讀者引介薩德侯爵、巴塔耶、阿爾托等異色作家的作品,轟動一時。同時,他也深入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領域,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進行創作,寫出了大批充滿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學作品,成為日本傑出的幻想文學先鋒。著有《唐草物語》(1981年獲得第九屆泉鏡花文學獎)、《虛舟》、《高丘親王航海記》(1988年獲得第三十九屆讀賣文學獎)等。
目 錄:
雅各布斯的豬
卡巴拉宇宙
玫瑰十字的象徵
夜行妖鬼篇
古代紙牌之謎
巫魔會幻景
黑魔法玄義
自然魔法種種
星位和預言
荷姆克魯斯的誕生
蠟像的詛咒
吉爾·德·萊斯男爵的肖像
文庫版後序
新民說·巫師:一部恐懼史
英國權威學者深耕逾25年!巫師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如果只買一本關於巫師信仰的書,那一定是它。
嗜血、魔葯、暗夜飛行、化身動物、裸身集會……
巫師信仰,社會禁忌和社會恐懼的表達方式
勾勒出人類心理的共同結構。
本書是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歷史學高級教授羅納德·赫頓的巫師研究專著。作者以儘可能廣泛和深入的視角切入近代早期巫師審判,將巫術視為從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追溯了巫術觀念和獵巫文化的發源和流變。作者綜合英美和歐陸學者的觀點和研究路徑,結合歷史學和人類學的方法,考察了世界各地人們對巫師及其他類似的信仰的態度以及巫師嫌疑人的遭遇。其視域跨越非洲、中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美洲,洞見貫穿古代異教時期到當代社會。本書是巫師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致力於消除人類社會對巫術的恐懼。
《新民說·巫師:一部恐懼史》
魔鬼的僕人,教會的獵物
巫師,被想像和被殺戮的對象
數千年來如何承載著人類深層恐懼的投射
本研究將微觀史學的細緻專註,融於廣闊的地理搜查之中。
1.緊密關聯大眾文化,揭秘巫術觀念的歷史根源。
在大眾文化中,「巫師」作為始終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對立的破壞性角色,頻繁現身於影視作品、遊戲設定以及兒童文學;在人類歷史中,巫師想像更是如影隨形,反映著人們對於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對發泄焦慮的持續需求。本書內容緊緊關涉這一經久不衰的大眾文化,廣泛收集了世界各地歷史中的巫術現象,卻不流於表面、止於獵奇,而是深挖巫師信仰的歷史和文化源頭,並肩負起消解刻板印象、消除巫師恐懼的責任,兼具可讀性、學術性及社會價值。
2.體系龐大,無所不包。
本書涉及大量資料,將巫術視為從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討論。因此,時間跨度從埃及記錄直至當代文本,地理範圍穿越歐洲並延伸至全球。不僅囊括了古代材料,也吸納了當代學者新近的研究成果;不僅聚焦歐洲大陸,也將非洲、中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北美和南美對於巫術的態度做了系統的比對。因此,本書兼具地理範圍上的廣度和歷史溯源上的深度,是目前為止巫師研究領域少有的集大成之作。
3.人類學與歷史學方法結合,研究方法先進。
將人類學和歷史學的方法進行綜合,試圖將英語國家學者和歐洲大陸學者用於研究巫師有關信仰和巫師審判程序的不同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從而提高每一種方法的效用,併兼顧到它們的局限性。在橫向,用人類學的方法對世界範圍內的材料做出了宏觀介紹;在縱向,用歷史學的方法對巫術信仰的傳統與演變過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這不僅僅是一本歷史書,更是通過人類行為、文化和社會心理審視歷史概念的嘗試,旨在揭示導致巫師迫害之根源。
內容簡介:
嗜血、魔葯、暗夜飛行、化身動物、裸身集會……
巫師信仰,社會禁忌和社會恐懼的表達方式
勾勒出人類心理的共同結構。
本書是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歷史學高級教授羅納德·赫頓的巫師研究專著。作者以儘可能廣泛和深入的視角切入近代早期巫師審判,將巫術視為從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追溯了巫術觀念和獵巫文化的發源和流變。作者綜合英美和歐陸學者的觀點和研究路徑,結合歷史學和人類學的方法,考察了世界各地人們對巫師及其他類似的信仰的態度以及巫師嫌疑人的遭遇。其視域跨越非洲、中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美洲,洞見貫穿古代異教時期到當代社會。本書是巫師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致力於消除人類社會對巫術的恐懼。
作者簡介:
羅納德·赫頓(Ronald Hutton)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英國文化遺產信託基金專員,研究領域涉及基督宗教、民間傳說和民俗文化。其著作主題廣泛,包括14至17世紀英國史、英國古代和現代異教,以及西伯利亞薩滿教等。
目 錄:
致謝
題記
導言
第一部分 深度視角
全球語境下的巫術
古代語境下的巫術
薩滿語境下的巫術
第二部分 大陸視角
儀式性魔法——古埃及的遺產?
夜間軍團
中世紀巫師的形成
近代早期巫師形象大拼盤
第三部分 不列顛視角
巫師與妖精
巫師與凱爾特
巫師與動物
結論
鍊金術的秘密
揭開西方鍊金術的神秘面紗
《鍊金術的秘密》是研究鍊金術史的*權威勞倫斯·普林西比的*著作。它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備,甫一出版便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讚譽。該書考察了鍊金術從希臘化時期至今的發展與演變,揭示了鍊金術在科學以及文學、美術、戲劇和宗教等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實驗室里重現了許多著名配方,使讀者能夠近距離接觸鍊金術的實際工作,堪稱了解鍊金術的*讀本。
《鍊金術的秘密》:
對國內讀者而言,本書首次從學術角度揭開了鍊金術神秘的面紗。作者引用了大量專業文獻,追溯了鍊金術從希臘、阿拉伯時期、中世紀、現代早期直至現代的完整歷史,資料翔實,內容豐富,且妙趣橫生。為了破解古代鍊金術文本的秘密,作者親自做了許多實驗,完美再現了古人的鍊金術過程,並以彩圖形式將其成果呈現在讀者面前。閱讀本書必將帶來一次知識與趣味兼備的愉悅體驗。
內容簡介:
《鍊金術的秘密》是研究鍊金術史的*權威勞倫斯·普林西比的*著作。它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備,甫一出版便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讚譽。該書考察了鍊金術從希臘化時期至今的發展與演變,揭示了鍊金術在科學以及文學、美術、戲劇和宗教等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實驗室里重現了許多著名配方,使讀者能夠近距離接觸鍊金術的實際工作,堪稱了解鍊金術的*讀本。
作者簡介:
勞倫斯·普林西比,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科學技術史系和化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早期化學史、鍊金術史。由於對科學史研究的卓越貢獻,被授予培根獎章。另著有《火中試驗鍊金術:斯塔基、玻意耳以及海爾蒙特派化學家的命運》(2002)、《雄心勃勃的鍊金術士: 羅伯特?玻意耳和他的鍊金術探索》(1998)、《科學革命》(2011,有中譯本)。
譯者簡介:張卜天,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國內傑出的中青年翻譯家,已為我館翻譯重要學術著作多部。譯文質量獲得讀者一致好評。
目錄:
導言:什麼是鍊金術?
第一章 起源:希臘一埃及時期的鍊金術
第二章 發展:阿拉伯鍊金術
第三章 成熟:拉丁中世紀的鍊金術
第四章 重新定義、復興和重新詮釋:18世紀至今的鍊金術
第五章 黃金時代:現代早期的「化學[鍊金術]」實踐
第六章 揭開秘密
第七章 更廣闊的「化學[鍊金術]」世界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西方神秘學指津
國內引進的從學術角度系統闡述西方神秘學的*部著作
《西方神秘學指津》2013年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公司出版。本書是一部導論性的著作,本書將西方神秘學作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著重考察了神秘學領域中的定義和劃界問題,梳理了該領域主要的歷史潮流、關於神秘學的重要爭論、神秘學的世界觀、神秘學關於知識的觀點、神秘學實踐,神秘學對現代化的影響以及這一領域的跨學科性。
《西方神秘學指津》:
與西方神秘學的廣泛存在和廣為流行相對比的是,有關該領域的可靠介紹仍然很罕見,非專業人士很難明辨真假,難以形成關於該領域的總體看法,恰如步入歧路叢生的隱秘森林。《西方神秘學指津》由荷蘭著名學者烏特·哈內赫拉夫(Wouter J. Hanegraaff)撰寫,為讀者探索神秘學這一少有學者涉足的領域指出一條明路。閱讀此書,讀者不僅有望了解形形色色的神秘學流派的歷史源流,更能在編史學的語境下,對部分自稱永恆的神秘學思想有一種全新的了解。
內容簡介:
《西方神秘學指津》2013年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公司出版。本書是一部導論性的著作,本書將西方神秘學作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著重考察了神秘學領域中的定義和劃界問題,梳理了該領域主要的歷史潮流、關於神秘學的重要爭論、神秘學的世界觀、神秘學關於知識的觀點、神秘學實踐,神秘學對現代化的影響以及這一領域的跨學科性。
作者簡介:
烏特·哈內赫拉夫(Wouter J. Hanegraaff),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赫爾墨斯主義哲學史教授,2008-2013年期間,任西方神秘學研究歐洲協會會長,在神秘學研究領域造詣深厚,是該領域著名的學者,有多部相關學術論著。
譯者簡介:張卜天,北大科學哲學博士,國內傑出的中青年翻譯家,已為我館翻譯重要學術著作多部。譯文質量獲得讀者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