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1,鐵甲艦之前:戰艦設計與演變,1815—1860年】
內容簡介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1,鐵甲艦之前:戰艦設計與演變,1815—1860年》詳細羅列了英國皇家海軍在1815—1860年鐵甲艦興起以前具有代表性的艦船,並交代了這一時期英國船舶在設計上的變化與前進方向,以及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創新者。 文中附有大量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授權的實物圖、設計圖、模型圖,更有許多資料圖表,以別具一格的設計角度見證如火如荼的蒸汽革命帶給戰艦世界的巨大變革!
作者簡介
大衛·K.布朗(1928—2008),1953年畢業於樸資茅斯戰艦設計學院,同年作為助理設計師加入英國皇家海軍造船部,20世紀80年代出任副總設計師。 他先後參與並主持了多型作戰艦艇的總體設計,其中包括23型護衛艦、“海洋”級(Ocean)直升機航空母艦。 1988年布朗先生退休後,將精力放在了寫作和出版上,題材以戰艦設計為主。 他發表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對歐美海洋軍事文化影響深遠的一套作品,當屬他撰寫的五卷本“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譯者簡介
李昊,風帆戰艦愛好者,通覽當代關於西歐風帆戰艦技術史的主要著作,閱讀了大量18世紀以來的原始資料,更與國內外古典帆船玩家、套材商及古董商多有交流,著有《怒海截殺——1797,“不倦”號VS“人權”號》《1798年尼羅河口戰役——納爾遜時代的英國海軍和風帆海戰》。
目錄
導言:皇家海軍的工業革命
第1章:勝利,1793—1815年
第2章:科學造船:瑟賓斯,還有那所學校!
第3章:資源、經費、人員
第4章:風帆絕響
第5章:蒸汽動力
第6章:明輪戰艦
第7章:鐵造船舶
第8章:鐵造船舶遭到批判
第9章:螺旋槳推進
第10章:“響尾蛇”號及其他早期螺旋槳船
第11章:螺旋槳艦隊:通向戰爭的造艦競賽
第12章:1854—1856年的對俄作戰
第13章:最後的木造艦隊
第14章:“勇士”號
附錄
附錄1:馬力
附錄2:博福伊陸軍上校的研究工作
附錄3:成本
附錄4:歷年來純風帆戰艦的建造情況統計表
附錄5:木制風帆戰艦的設計流程
附錄6:“復仇女神”號的結構强度
附錄7:船底汙損和腐蝕
附錄8:關於迪皮伊·德·洛梅的備忘錄
附錄9:船舶的結構强度——木制和鐵制船體
附錄10:“響尾蛇”號和“不安女神”號對比測試的技術討論
附錄11:1849年埃肯弗爾德之戰
附錄12:炮艇建造商統計表
附錄13:喀琅施塔得作戰計畫
附錄14:各個海軍船廠情況簡介
———————————————-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2:1860—1905,從“勇士”級到“無畏”級】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四,1923-1945:從“納爾遜”級到“前衛”級】
內容簡介
《英國*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4:1923—1945,從“納爾遜”級到“前衛”級》內容上接1922年《華盛頓條約》對海軍各艦種的限制所帶來的設計挑戰,下至二戰結束,這一時期的戰艦設計工作主要受條約體系、預算限制與和平主義思潮三方面制約,所涵蓋的戰艦種類包括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 驅逐艦、潜艇、護航艦艇等。 在敘述方向上,本書首要關注的是這一時期的海軍船舶架構科技,其次是有關船用輪機方面的內容,還包括其他專業方向如武器設計等。 布朗先生援引了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的檔案資料和時任海軍建造總監的日記,由此披露了海軍高層設計戰艦時的思維,還向讀者詳細介紹了各類艦船的設計方案,以及同類艦隻之間的比較分析,是研究英國戰艦史的重要資料。
作者簡介
作者:[英]大衛·K.布朗(David K. Brown)
大衛·K.布朗(1928—2008),英國海軍造船部副總設計師,知名軍艦作家,世界船舶學會(World Ship Society)主席。 1949年以海軍建築一等榮譽學位畢業,隨後加入英國海軍造船部,先後參與並主持了多型作戰艦艇的總體設計,其中包括23型護衛艦、“海洋”級(Ocean)直升機航空母艦,直到1988年以副總設計師的身份退休。 退休後專注於以戰艦為題材的寫作和出版,他是一比特敏銳的海軍歷史學家,從1815年起就被公認為是英國戰艦的主要專家,發表了一系列著作,而其代表作就是五卷本的“英國*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系列,是對歐美海洋軍事文化影響深遠的一套作品。
譯者:張宇翔
張宇翔,留學電子博士,主要興趣為一戰至二戰期間的海軍發展史和戰史。 著有記錄日德蘭海戰的《巨人的對决》,譯有《英國太平洋艦隊》《英國*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3:1906—1922,大艦隊》等作品。
目錄
前言與致謝
譯者序
皇家海軍造船部斯坦利·古道爾爵士
引言
第一章戰列艦
第二章艦隊航空母艦
第三章小型和廉價航空母艦
第四章巡洋艦
第五章驅逐艦
第六章潜艇
第七章護航艦只
第八章其他艦種
第九章現代化改造、陞級與折開
第十章戰時損傷
第十一章生產與建造
第十二章何為好設計
附錄
附錄1古道爾日記
附錄2給海軍建造總監的訓示(1924年,有修改)
附錄3海軍建造總監部門工作流程
附錄4 1922年《華盛頓條約》——主要條款
附錄5 1930年《倫敦條約》,4月22日簽訂
附錄6 1936年《倫敦條約》——概要
附錄7水下爆炸
附錄8反驅逐艦火炮
附錄9船塢
附錄10對岸炮轟
附錄11海軍上將雷金納德·亨德森爵士,1934—1939年間任審計長
附錄12船舶强度
附錄13皇家海軍裝甲機庫航空母艦所受損傷
附錄14戰時巡洋艦建造
附錄15 D質鋼
附錄16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防空作戰
附錄17美國海軍驅逐艦動力系統
附錄18潜艇穩定性及其他
附錄19耐波性
附錄20艦隊後勤船隊
主要參考書目
———————————————-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5,1945年以後:重建皇家海軍】
內容簡介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卷五,1945年以後:重建皇家海軍》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皇家海軍戰艦的發展及其面對的難關。 本書以D. K.布朗先生的職業生涯為依託,更注重戰艦的設計過程,從預算,到設計,到審查,再到戰艦入水,其中經歷的流程煩不勝煩,項目隨時可能在任一步驟流產。 在效能和預算的雙重壓力下,英國皇家海軍在航空母艦、護衛艦、驅逐艦以及潜艇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CVA-01型航母、“利安德”級護衛艦、海標槍導彈驅逐艦,以及“海豚”級潜艇、“快速”級(Swiftsure)核潜艇……本書插圖豐富,不僅有戰艦實拍圖, 還有大量模型繪圖和設計草圖,除卻事無巨細的文字,更要用直觀的視覺效果,看懂英國皇家海軍戰艦。
作者簡介
喬治·L. 摩爾(1934-),大衛·K. 布朗同僚,在戰艦設計方面擁有諸多經驗,著有《為勝利而建造:皇家海軍1939年—1945年的軍艦建造計劃》以及《“武器”級和“蓋倫”級驅逐艦》。
譯者簡介
王鑫,1998年7月15日生,湖南長沙人,畢業於中南大學,對軍事,尤其是戰艦方面有濃厚興趣,在校期間是學校軍事愛好者社團的主要成員之一。
攵繭,1998年4月22日生,湖南長沙人,畢業於中南大學,參與翻譯《英國戰列艦:1919—1945》。
餘耀東,1999年5月8日生,暨南大學在讀,參與翻譯《英國戰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
目錄
前言與致謝
簡介
第一章戰時遺產
第二章巡洋艦的消亡
第三章改造
第四章航空母艦
第五章護衛艦計畫
第六章海標槍導彈驅逐艦
第七章後期護衛艦
第八章潜艇
第九章核潜艇
第十章小型艦隻
第十一章直升機航空母艦、兩栖戰艦和其他項目
第十二章船舶工程
第十三章其餘科技
第十四章結束語
附錄
附錄1:1945至1985年間的英鎊購買力
附錄2:雷諾係數
附錄3:商船的改裝:1982年的福克蘭群島戰役
附錄4:傾斜試驗
附錄5:對比
附錄6:未來航空母艦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