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三卷本)

該書不僅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也描述產生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以及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

Description

主图-01.jpg

內容簡介  · · · · · ·

《中國思想史(套裝共3卷)》為《中國思想史》第二版。全書以個人的觀察角度與理解視野,對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進行歷史的研究與描述。該書不僅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也描述產生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歷史,以及中國思想世界的最終確立和逐漸瓦解的過程。作者改變了過去作為教科書的思想史以人為中心的章節模式,引徵豐富的古代文獻,也參考現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與敘述從上古以來到十九世紀的中國人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及其連續性歷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說明今天中國的思想傳統是如何從古代到現代被逐漸建構起來的。論者評此書「突破了以往描述觀念的歷史嬗變的思想史寫法,試圖從知識、思想與信仰三者的經緯交錯中、從精英與世俗之間觀念的互動中揭示中國文明構成及發展的複雜底蘊」。

作者簡介  · · · · · ·

葛兆光,1950年生於上海,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本科及研究生畢業,曾歷任江蘇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東亞的宗教、思想和文學史。曾應邀任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日本關西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獲選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第一屆Princeton Globar Scholar,並於2010-2012年任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教授。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1986)、《道教與中國文化》(1987)、《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10世紀》(1995;增訂本,2008)、《中國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1)、《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2005)、《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2011)等。

目錄  · · · · · ·

《中國思想史 導論 思想史的寫法》

小引 思想史的寫作

第一節 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歷史

第二節 知識史與思想史

第三節 「道」或「終極依據」

第四節 連續性:思路、章節及其他

第五節 無畫處皆是畫

第六節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

第七節 歷史記憶、思想資源與重新詮釋

第八節 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

第九節 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考古與文物

第十節 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

第十一節 從「六經皆史」到「史皆文也」:作為思想史研究資源的後現代歷史學

後記

《中國思想史 第一卷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第一編

引言 遙遠的古代

第一節 重構上古思想世界:傳統文獻、現代理論以及考古發現

第二節 卜辭中所見的殷人觀念系統

第三節 周代殘存文獻與銅器銘文中所見的思想演進

第四節 作為思想史的漢字

第五節 後世思想史的背景:儀式、象徵與數字化的世界秩序

第二編

引言 所謂「軸心時代」

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代的一般知識與思想

第二節 「士」的崛起與思想變異

第三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Ⅰ):儒

第四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Ⅱ):墨

第五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Ⅲ):道

第六節 戰國時代的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識:方術及其思想史意味

第七節 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Ⅰ):宇宙時空

第八節 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Ⅱ):社會秩序

第九節 百家爭鳴與三種話題(Ⅲ):個人存在

第十節 語言與世界:戰國時代的名辯之學

第三編

引言 百家爭鳴的尾聲與中國思想世界的形成

第一節 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背景與一般思想水平

第二節 哲理的綜合: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

第三節 國家意識形態的確立:從《春秋繁露》到《白虎通》

第四節 經與緯:一般知識與精英思想的互動及其結果

第四編

引言異 域之風

第一節 漢晉之間:固有思想與學術的演變

第二節 玄意幽遠:三世紀思想史的轉折

第三節 清整道教:關於道教思想、知識與技術的宗教化過程

第四節 佛教東傳及其思想史意義

第五節 佛教東傳及其思想史意義(續)

第六節 佛教征服中國?

第七節 目錄、類書和經典註疏中所見七世紀中國知識與思想世界的輪廓

主要徵引書目

後記

《中國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

第一編

引言 權力·教育與思想世界

第一節 盛世的平庸:八世紀上半葉的知識與思想狀況

第二節 理論興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上)

第三節 禪宗的勝利與佛教的失敗: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中)

第四節 語言與意義: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下)

第五節 重建國家權威與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紀之間思想史的再認識

第六節 會昌滅佛與九世紀的道教

第二編

引言 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

第一節 洛陽與汴梁:文化重心與政治重心的分離

第二節 理學的延續:朱陸之辯及其周邊

第三節 國家與士紳雙重支持下的文明擴張:宋代中國生活倫理同一性的確立

第四節 從元到明: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一般狀況

第五節 再起波瀾:王學的崛起及其意義

與內憂外患的影響——思想史的曲折

第三編

引言 從「天下」到「萬國」: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的背景

第一節 天崩地裂(上):當中國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學

第二節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國所繪世界地圖中的「天下」、「中國」、「四夷」

第三節 考據學的興起: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知識與思想世界的狀況

第四節 重建知識世界的嘗試:十八、十九世紀之際考據學的轉向

第五節 西洋新知的進入: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知識世界的變遷

第六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一):經學

第七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二):諸子之學

第八節 晚清對中國傳統資源的重新發現和詮釋(三):佛學

第九節 1895年的中國:思想史上的象徵意義

徵引書目

後記

· · · · · 

Specification

Overview

Languages

Discounted Games

“侯楊方講清史”三部曲

原价为:NT$1,099。当前价格为:NT$558。

“沐春”書法禮盒

原价为:NT$1,799。当前价格为:NT$1,200。

“程氏針灸” 程凱養生說(全四冊)

原价为:NT$1,499。当前价格为:NT$930。

Customer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