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易學應用》
這是一本通過卦象闡述易學中深層的道理及變化的書。本書用大量篇幅解釋易學中的一些主要的哲學思想及思維方式,卦象內蘊含著卦象的哲理,變化的哲理,思維的規律等。這些思想方式就表現在它的爻變、卦變及卦象的變化上,就如同我們當今的數學、物理等領域中的定理、定律一樣。
《周易習讀(上下冊)》
是作者耗費二十餘年功力,讀《易》研《易》解《易》習《易》的心得報告,分為「《易》旨參悟」「白話翻譯」「意象演繹」「卦名溯源」「卦象解析」「卦變求索」「釋惑存疑」等章節,既是讀《易》入門指南,又是難得的研《易》工具書。作者身為公務員,立足現實生活和本職工作,以宏觀和微觀不同視角品讀解析《周易》,力圖讓讀者從訓詁、義理、卦名、卦象、卦德等多維度找到學《易》門徑,是一部既適合普通學者閱讀,又適合公務員閱讀的扛鼎之作。
《周易註疏校勘》
今國家圖書館珍藏一部《周易註疏》,說是「宋刻元遞修」本,而且還有再造本發行。是書卷首所錄《五經正義表》《周易正義序》和《八論》內容,乃清陳鱔借吳中周氏香嚴堂藏明錢求赤所有抄本補入;而且*卷內容,也是陳鱔據錢求赤所藏抄本重新刻板補入。從收藏朱記看,陳鱔所得《周易註疏》,原為明孫景芳所藏之二至十三卷(缺少*卷)。所以,陳鱔記「鱔所得宋刻本亦*為精美,惜缺首卷,更無它本可補,藉此繕錄,得成完書,幸莫甚焉」。那麼,陳鱔所言「所得宋刻本*為精美」,果真是宋刻本嗎?明孫景芳所藏《周易註疏》二至十三卷,果真與宋刻《周易註疏》原版毫無差別嗎?倘若錢求赤所藏抄本為明代人所為,以及清代陳鱔的刻板補錄,則此藏本就更沒有資格稱之為「宋代甲等善本」了。
《周易三讀》
由洪迪編著,《周易三讀》對作為國學群經之首、古籍奇書的《周易》進行原古通今、探奇歸常、全面精深、雅俗共賞的多維解讀,堪稱奇書新讀的力作。作者冀求:一讀以易,通過明曉易學的圖象數義理和周易話語系統,學會科學地佔筮預測吉凶,避禍獲福;二讀以詩,知悉新輯的《周易哲理詩集》更早於《詩經》,並與之同為《楚辭》源頭,進而深賞其質樸的古典詩美,並領會其與現代詩藝相通的精妙;三讀以哲,掌握周易哲學大綱與神髓,凸顯其特質和原創精神,奠定通曉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哲學的一大基石。《<周易>三讀》會通易、詩、哲三讀一體,立體透視《周易》。行文洗鍊曉暢,熔原創性、探索性、學術性、闡釋性、可讀性與大眾化於一爐,足充涉獵乃至通曉國學者案頭。